楚熹年不着痕迹看了眼楼上封存卷宗的位置:“梅大人不必在意,其实在下对验尸之事也颇有兴趣,今日登门拜访,实有一事相求。”
梅奉臣闻言一顿,显然不明白楚熹年有什么事需要求到自己头上:“但说无妨。”
楚熹年淡淡一笑:“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下听闻京中历年牵扯人命的官司卷宗皆封存于明镜司内,按捺不住好奇心,想钻研一二。只是与朝中其他大人无甚交情,所以想请梅大人通融通融。”
大燕所有案例卷宗皆一式两份,一份封藏皇宫,一份存于刑部。燕帝后来设立明镜司,主管京中牵扯权贵的人命官司,便又将刑部的宗卷誊抄了一份过来。
梅大人闻言若有所思,倒没多想,只以为楚熹年喜欢探案验尸这种稀奇古怪的事:“若想查看卷宗,倒也不难,也罢,就在楼上,老夫领你去一趟便是。”
第70章 谢兰亭
卷宗这种东西就和落定的尘埃一样, 一旦成了定局,就再也不会有人试图重启去改变什么。
梅奉臣领着楚熹年上了楼,木质的楼梯年久失修, 发出吱呀的响动,早已不堪重负。他用袖子挥去空气中的尘埃,似有所叹:“此处已经许久未有人来了,都是些作古的文卷。”
他语罢,在一排排分门别类摆放的书架间穿梭寻找, 最后指着其中一处角落道:“京城历年来查不出因由的人命案子皆在此处了,你想看便看吧, 左右也无人管这些。老夫与你行个方便,日后查案若遇到什么难处, 你可不许推辞啊。”
后面一句带着些说笑的意味。
楚熹年施礼道谢:“必不敢辞。不如这样,大人在底下验尸,晚辈便在上面看宗卷, 若遇到什么疑难未解之处, 只管问来便是。”
梅奉臣笑着连连点头,一向严肃古板的面容竟也和缓了几分:“也好, 老夫正有此意。”
就这样,他们一人在楼下验尸,一人在楼上查找宗卷。
谢家当年犯的乃是谋反之罪,卷宗必然不会与那些悬案放在一起。楚熹年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 最后定格在其中一排红封卷宗上, 里面有一卷牛皮纸包, 书脊上写着一个褪了墨色的“谢”字。
楚熹年心头静了一瞬。他慢慢抽出那卷尘封已久的文卷, 莫名觉得沉甸甸的。半明半暗的光影中, 尘埃也跟着飞扬。
他吹掉上面的积灰, 抽出里面散落的纸张,发现上面写着谢氏一族当年的处决结果,寥寥几笔,言简意赅。
【反臣谢壁,自西北回京复命,日夕蠢蠢,暗藏狼子野心,后领军入宫,意图谋反,被擒杀于无极殿前……】
【帝有命,谢氏嫡系尽诛。然其发妻王氏、独子谢兰亭,携数百家将出京逃至郊野,誓不认罪,就地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