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父:“默生不是练过的吗,没事。”
程母:“若是真打起来就不好了,这还在严老的灵堂,影响不好。”
严顾的父亲叼着烟走过来,在程氏夫妻面前停下,笑道:“以前你俩见面就打,不成想还结为夫妻了。”
程母心里白眼翻上天,道了句:“要你管。”
程默生和闻栎已经离开灵堂了,独留严顾一人站着,程母冷笑一声,她想起来是在哪见过的严顾了,然而此时无暇和程父说话,她对严父道:“今日是你父亲的葬礼,你分事不问也就罢了,自家儿子也随你不管事,严老真是白惦念了你那么久。”
严父将烟头在旁边的台子上摁灭:“当初是他先提出要和我断绝关系的,惦念什么惦念,我就在京都团团圈未走,也没见他来找过我。”
说到头来就是一笔烂账,你怨我我怨你,谁也不肯迈出和解的那一步,时间越过越久,埋怨越来越深。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再来到父亲面前,看着黑白相片中的慈祥面貌,他却觉得像看陌生人一般。
离开家的时候他才十几岁,脾气躁得很,没几年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儿子,期间他偷偷回去过一次,却发现家里搬家了。再一打听,他姐去世了,他爸可能是离开这个伤心地了。他想当然地把自己当做了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毕竟他读书读书不行,做人做人不行,常年和父母顶撞,就算是后来走上社会了,也没能在社会的毒打下收敛自己的脾气。
再后来便是前不久,一个陌生的号码给他打了几次电话,他每次都摁了。有一次本想挂断,手指却按到了接听键,对面是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问他是否是严先生,父亲是否名为严儒清。
他说是。
然后便听到了父亲病危的消息。
他父亲今年七十八岁,说起来不是个高寿的年纪。他也快六十了,年轻时酗酒身体落下了病根,如今一到雨天或冬日,骨头像散架了一样疼,也不知他还能再活多久。如果他死了的话,可能比他爸还要凄惨吧。毕竟他的儿子也不亲近他,或许这是他当初和父亲因一次口角而断了关系的报应,他也不像他爸那样,有门拿得出手的才艺,还能出去教教书,桃李满天下。等到死了的时候,门前不至于那么冷清。
今天来的除了朋友,最多的便是他爸的学生,有些感性的女生,眼睛都哭肿了。反观亲属,只有他和他儿子,两人都置身事外,凉薄无情。
连他爸身边的助理看起来都要比他们难过。
但他还是要嘴硬。
在外人面前装的淡然无事,在心里更要这样认为。
这样他才能催眠自己,他不后悔,他爸不爱他,他也不爱他爸。
程母张张嘴,但最后只说了句:“他找过你。”
十几岁的孩子一人在外,手头也没什么余钱,吃住都成问题。严儒清找着了儿子,却没能拉下脸叫儿子回家,最后只能偷偷摸摸地找了朋友,叫朋友帮忙照看一些。但没过多久,女儿病重,严儒清忙得焦头烂额,女儿的婆家嫌她是个病患,连医院都不常来。女儿逝世后,孩子被男方带走,严儒清连外孙的面都没见过几回,好在孩子还小,对于母亲逝世感触还不是太深,听说跟着父亲过得也滋润,严儒清也没再去打扰他们。
严儒清的妻子故去的早,只给他留下了这两个孩子,现在一个离了世,一个离了家。他想把儿子带回家,去问朋友儿子最近过得如何,朋友说还行吧,娶了老婆,生了个大胖小子,生意做的也不错,但是搬了家,你要去看看他吗,我把地址给你。
“算了。”严儒清淡淡笑了,“既然过得还不错,我就不打扰他了。”
给女儿看病花光了他全部积蓄,再去见儿子,说不准就被当成要饭的给赶出来了呢。
“那真是辛苦他了。”严父凝望着严老的相片久久久久,在要离开的时候,眼角还是落了一滴泪。
严老的遗体火化时间在上午九点。
小雨已经停了,只是路上还有些湿泞。
助理本来都做好严父缺席的准备了,但好在他还是来了,衣服也仔细整理了一番。他作为儿子,理应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火化完的骨灰盒,请来的唱戏班子走在一边,唢呐和铜锣,奏响了一首送别曲。
队伍后面呜呜咽咽,有人偷偷地抹着眼泪。
将骨灰盒放进四方的墓地里,盖上上面的大理石板,由直系亲属磕四个响头,把带来的假花缠上墓碑,真花放在墓前,吹唢呐的收了声,一切便结束了。
墓碑下已经有个骨灰盒了,可以看出上了年份,很是老旧。
那是严老结发妻子的。
两人分别了几十年,在今天终于团聚,严父盖上大理石板,让父母的骨灰盒紧紧相依,融入黑暗中时,头发半边花白的男人嚎啕大哭,像是才意识到父亲已经离他而去了。
有人劝道:“别哭啦,以后日后还长着了。你那么久没回来,现在哭又有啥用,你爸又看不见了。”
程母在后面看得唏嘘,程父紧握着她的手,静静地看着哭泣的男人。
闻栎背过身去,也悄悄地抹眼泪,程默生轻抚着他的背,反而让闻栎的眼泪流的更凶了。
“你别安慰我啊。”他小小声的说。
程默生掏出口袋的纸巾塞到他手中,嘴上应着:“好,那我不动。”
今天出门时因为下着雨,姚文澜没能跟来,此时她坐着轮椅,由女佣推着,在程宅的大门前,看着一缕阳光拨开云雾,放了光芒。
她好像看到不久的将来,即将沉眠的那日。
希望那是个雨天,这样她内敛的孩子,即使情难自禁,被别人问起,也可以说雨水太大,不小心糊了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越写越觉得严顾这个渣男好low,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