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万一她方才口不择言,说了些什么冲撞了太子的话呢?
这会儿徐杏一时没别的反应,忙退去一旁请了安后,就开始绞尽脑汁回想,她刚刚到底有没有说什么不该说的。
太子似乎能感觉到她在担心什么一样,倒是主动替徐杏解了围。
太子唤了起后,又侧身看向徐杏说:“多亏有你盯着,没让他喝那么多汤。否则就他那副馋嘴猫样,这回是饱了口腹之欲,回头夜间该闹肚子了。”太子笑了笑后,又指着徐杏方才坐的地方说,“别站着了,坐吧。”
徐杏不敢在太子面前用饭。不论是太子看着她和雁奴吃,还是太子和他们一起吃,她都不敢。
想了想,徐杏说:“既然有殿下陪着公子,那臣女便先退下。”
太子已经在一旁坐下来了,理了理袍角后,他抬眸望向徐杏道:“就算是走,也得吃饱了再走。”怕她再琢磨着如何拒绝,太子索性直言道,“孤来了有一会儿了,知道你们才刚吃不久。”
如此,徐杏便也不好再拒绝,只能应是。
但有太子在,徐杏到底是拘束的,也并没有吃多少。而且用饭时也不如方才随意,更是不敢给雁奴夹他爱吃的菜,只是老老实实捧着自己的碗,拘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慢慢吞咽。
徐杏觉得,这顿饭吃的当真和上刑无异。
虽然她不是第一次和太子父子一起用饭了,但上回是在东宫。殿宇宽敞不说,且也是一人一桌分食的。像这样三人同挤在一张小方桌边吃,又挨的这么近,真的是头一回。
徐杏觉得,要是让别人看到她和东宫父子这样,指不定背后得怎么编排她。
太子倒也不嫌弃这是已经被人吃过的食物,直接添了碗饭就一起将就着吃了。太子不是重食欲的人,但吃着徐杏亲手做的饭菜时,不免也要夸她几句。
有太子在,食不言,寝不语,没人敢说话。一时间,倒安静了下来。
吃到尾声,正当徐杏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离开这里的时候,太子身边的近卫忽然过来请示:“秦王过来了,已经到了院子门口。”
太子立即吩咐雁奴:“你秦王叔来了,你带杏娘进屋去。记住,为父不叫你,你们都别出来。”
“为什么?”雁奴不明白,“我也好久没见到秦王叔了,我想见见他。”
“听话!”太子脸沉了下来。
徐杏也并不想见秦王,这会儿忙去扯了扯雁奴袖子说:“听太子殿下的,我们进屋去吧。”
雁奴虽然不懂父亲为何让他和杏娘进屋去,但既然父亲和杏娘都让他这样做,他也会听。
徐杏和雁奴进了屋去,太子身边的人立马过来把桌上收拾了,然后又奉了茶上来。正好,这个时候秦王也走进了庭院里。
第28章 第28朵杏花
秦王屡立军功,手上有兵,朝中有权,越发的意气风发。
相比于秦王的得志,张扬,身为东宫之主的太子倒显得平和恬淡许多。
兄弟二人,早在大魏王朝还未建立时,曾也是兄友弟恭。但随着李魏王朝的建立,随着秦王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
当年圣人还是魏国公时,李邺身为魏公世子,李晋身为魏公嫡次子,二人跟随在父亲身边,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从封地一路杀到长安,不过只花了短短数月时间。率先抢占了京都长安城后,魏国公父子先立前朝遗孤为帝,之后由前新君将帝位禅让于魏国公,于是魏国公称帝。
魏国公称帝后,立李邺为太子,立李晋为秦王。李家父子在长安建立了新的王朝,并且名正言顺,倒显得别的地方那些占山为王的所谓“王”,成了草寇。
李家原就是士族豪门,父子夫妻又都是知人善用的,所以,一时前来投奔的能人义士也很多。
李邺得封太子后,自然就是留在长安辅佐父亲的朝政。而当时天下未一统,还有很多场仗要打,这些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英勇善战的秦王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