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1 / 2)

此人身上并没有身穿广陵军制式的皮甲,而是寻常百姓打扮,头上裹着一块红巾,看上去有些怪异。但是看此人的面容却是颇为不俗,大眼睛、大鼻子、大胡子,给人一种颇为英武的感觉。

“你是?”张煌刚问出口,忽然陆庄深处杀出一支兵力,一个个也俱是头裹红巾、身穿百姓服饰的人,与这个男人打扮颇为相仿。

义军?

张煌等人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要知道陆庄除了他们近三千广陵第一军外,还有不少前来助拳的义军,只不过大多良莠不齐,因此不被重视罢了。

可这支人人头裹红巾的义军,却硬是帮助广陵军止住了溃败之势,并且呈现出反攻的势头,将攻向陆庄深处的叛军,又再一次地赶了回来。

虽说除了这群人外,其余的义军也纷纷出手相助,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拯救了广陵军的,正是这支人数仅仅只有三百多人的义军。

难以置信!

而元邯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在神色凝重地望了一眼两军的战况后,皱眉打量着张煌身旁那位大胡子义军首领,沉声问道,“你是何人?是那群头裹红巾的义军的首领么?”

“首领?不不不,我只是代行首领之务,其实不过是副手而已。”张煌身旁那位大胡子义军首领闻言笑了笑,提着手中铁枪走上前几步,朝着元邯微微欠腰抱了抱拳。

“赤帻军副将程普,请赐教!”

第五十五章 赤帻军(二)

军田营,广陵郡在东石山西侧设立的军屯田。

数日之前,这座堡垒般的军事屯田营还是大将杨琦与他广陵第一军屯扎的场所,而眼下,数十里的营田却化作了一片焦土。

“广陵郡此次的损失可实在不小啊……”

已率领着丹阳精兵抵达军田营废墟的丹阳太守徐夤眼瞅着那荒凉的一幕摇头叹了口气。要知道近几年来大汉各地天灾不断,干旱、洪涝、蝗灾,这种种灾祸使得大汉朝的粮食变得尤为珍贵,就算不提某些黑心商人借此大肆囤积米粮、哄抬价格,米价还是每年都在涨,而且上涨的幅度相当的凶猛。据说某些断粮的地方已出现粮尽食人的惨剧,至于什么易子相食,这在灾情严重的州县简直就是司空见惯。

在粮食如此紧缺的当下,军田营这座可供广陵军自给自足的军屯田就变得尤其重要,而广陵郡此番却损失了军营田,不难想象在日后的数年内,广陵军的军粮问题多半要面临地巨大的挑战。

“并没有打斗厮杀的痕迹,看样子是杨琦主动撤退的。”

孙坚下马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以此最终做出了结论。

徐夤闻言点了点头,捋着微微花白的胡须分析道,“据消息,这路叛军有万人上下,而杨琦却仅三千兵,在失去了东石山这个可以与叛军周旋的复杂山地后,单凭军田营,确实很难与叛军起正面冲突。杨琦撤地好,虽说还年轻,倒也不失是一个知晓进退的将才。老夫只是觉得可惜……可惜了这座军田营。来年开春,臧旻那老家伙恐怕要多费点心思在军屯田上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想,就算杨琦将军选择不退,结局恐怕还要坏上三分吧?”孙坚在一旁轻笑着安慰道。

“何止!”徐夤苦笑着摇了摇头。毕竟这位老太守心中原本就是肯定杨琦撤兵的做法,他只是单纯为广陵郡失去了这座军田营而感到惋惜罢了。他很清楚,就算杨琦不撤兵后退,结局也不会比当下好上些许,相反地还会令杨琦失去反击的军事力量。

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白白浪费仅有的兵力,那才叫做愚将!

要怪就怪起兵作乱的叛军,至于杨琦,徐夤觉得此人已尽到了身为大将的职责。

“报告,附近并没有叛军踪迹!”

几员哨骑安然返回,向徐夤与孙坚汇报了附近的敌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