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1 / 2)

“叮……噗!”

期待的金属击打声并没有响起,一个硕大的脑袋伴随着滴滴鲜血凌空飞起,噗通一声掉在张煌等人脚边,滚了两滚。

尽管沾满了尘土,但张煌还是能够认出,这正是他们此前鏖战了多时的强敌元邯的头颅。

“唔?”跨坐在马上的那个男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疑惑地望了一眼自己手中的战刀,继而将视线落在那失去了首级的元邯尸体上,嘴里发出一声嘀咕:“刚才那一下……刚体?并非是寻常士卒么?”

听到这句话,张煌心中气地险些要吐血:感情您这回儿才反应过来?

不过对于这个男人的实力,张煌心中亦是无比震惊,毕竟对方一刀就砍下了元邯的首级,在元邯施展了刚体的情况下。

[斩铁?]

张煌的眼神微微一凛,同时,被那仿佛斩铁的技艺的威力惊地无以复加。

“文台?”程普不知何时来到了张煌等人身边,与跨坐在马上的男人打着招呼,只是表情有些怪异。

“哟,德谋啊!”那男人,不,应该是富春之虎孙坚孙文台,他甩了甩战刀上的鲜血,笑呵呵地与程普打着招呼,“看你们这边似乎战况不妙,孙某便先行一步,赶来支援!”

“呵呵……”瞅了一眼失魂落魄、满脸呆滞的黑羽鸦五人,程普尴尬而勉强地笑了笑。

而张煌这会儿才反应过来,目瞪口呆地望着满脸笑容的孙坚。

[等会,咱被抢人头了?!被未来的江东猛虎……]

第六十三章 节节而胜

“此战首功当属……富春之虎,孙坚、孙文台!”

在陆庄的军总帐内,广陵第一军大将杨琦抬手指向帐内的孙坚,满脸笑容地向帐内的属将们介绍着这位新加入的友军将领。

不得不说,叛军猛将元邯的战死,就连杨琦亦颇为意外,要知道元邯可是叛军中实力首屈一指的猛将,记得在临江平原时,元邯作为叛军的先锋将领之一,曾带给广陵军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今这位猛将竟折戟沉沙在陆庄外郊战场,杨琦心中着实欢喜地很。

而白昼间那一场恶战,正是因为元邯的战死,才使得叛军军心动荡,至少叛军的左翼已形如一片散沙,甚至于,这股影响还波及到了宫酆的本阵。本来杨琦那时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赴死觉悟率领寥寥数十骑冲击宫酆的本阵,已被宫酆调兵团团围住,形势险峻。然而天佑广陵郡,元邯的战死使得叛军的左翼彻底动摇了斗志,更使得宫酆当时并没能及时调来后续的军队围困杨琦,终被杨琦一行近百骑杀到了本阵。

如果说杨琦的举动已让宫酆萌生了退意,那么当丹阳太守徐夤率领着五千丹阳精兵抵达战场时,宫酆便已意识到,这场仗,他不可能还会赢。

天下精兵出丹阳,这句赞美之言绝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当那五千名丹阳精兵从叛军的后方杀出,声势浩大地杀向那些叛军时,这场仗的胜败走向已彻底地偏向了广陵军。那五千名丹阳精兵,犹如五千头凶猛的猛兽,仅仅眨眼工夫便将叛军分割包围。很难想象,当时人数明明还有七千左右的叛军,竟然会在短短一盏茶工夫内就被丹阳兵彻底击溃。

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的宫酆为了活命只得丢下率下军队,带着几名心腹将领并寥寥百余骑,沿江河往下游而去,投奔另一位叛军偏师大将去了。对于他而言,逃跑是一种耻辱,可对于当时整个战局而言,却又并非是那样。在广陵军得到猛将孙坚、强军丹阳兵支援的情况下,宫酆根本无法力挽狂澜。

啊,这是非战之罪!

倘若说硬要将败仗强按在宫酆的头上,那么就只能说,宫酆当初不该从这条线路攻打广陵,更不该为了一场胜仗与少许的便宜,被杨琦引诱率全军强渡了长江。在他误以为杨琦出昏招而欣喜若狂地挥军渡江之时,已注定他今日会遭到大败,全军覆没的毁灭性败仗。

而对于杨琦的褒奖,孙坚倒是显得淡定许多,拱手抱拳逊谢了一番后,摆摆手笑着说道,“杨将军谬赞了,孙某不过是恰逢机缘罢了,此战的首功,当推杨琦将军才对!正是有杨琦这些日子与叛军斗智斗勇,不叫叛军占得丝毫便宜,才有今日的大胜!至于二功,便属徐大人,若非徐大人麾下丹阳精锐倾出,恐怕叛军仍有负偶顽抗之心……”他口中的徐大人,指的便是丹阳太守徐夤,一位戎马一生、领兵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将。

“哈哈哈,文台此言差矣!”徐夤听闻孙坚之言,捋着花白的胡须,连连摆手笑道,“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元邯恰巧就撞在文台手里,实属天意。看来,是老天教文台今日得此战功啊!如此,文台不可推辞,辜负了天意。”说着,这位老将亦忍不住大笑出声,毕竟元邯死得着实有些冤枉,被孤身一人杀出一条血路、原本打算去支援程普与其麾下赤帻军的孙坚当寻常士卒给一刀给砍了,死前连个通名都没有。徐夤自忖领兵多年,却还是头一遭碰到这种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