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到张煌之后,董卓咧着嘴哈哈笑道。
事实上,北军的衰败不止对黄巾有利,对他董卓亦是大有裨益,毕竟常年屯扎在长安附近的北军,那可是董卓治下陇西郡的心腹大患,就算是董卓,亦日夜提防着北军是否会在背后给他一刀,而如今北军衰亡大半,这就意味着董卓所掌控的陇西郡在与朝廷博弈的政治上更具底气,使得董卓终于有胆气可以对朝廷的委任阴奉阳违,傍着朝廷这棵大树迅速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
再加上张煌亲口承认欠他一个人情,这对于董卓而言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毕竟撇开张煌身为天下黄巾总帅的身份不谈,他自身所蕴藏的潜力,也使得董卓十分乐意结交这样一位少年豪杰。
“大叔说笑了,区区一顿酒席,怎能偿还这天大的人情?今日邀请大叔与李先生过来,只是小子将知会两位一桩事……”张煌轻笑着说出了此行的目的:“鉴于眼下冀州这边我黄巾军战况不错,我想前往颍川、南阳那边走一遭,尤其是颍川,我总觉得颍川那边要出事……”
“颍川?”董卓愣了一愣,旋即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若是董某记得不差,与你颍川黄巾对峙的,应该就是皇甫嵩吧?”
“对,大叔了解此人么?”张煌问道。
只见董卓闻言后默不作声地伸手拿起酒盏吃了一盏酒,这才舔舔嘴唇低声说道,“这么说吧,煌小子,孙坚、孙文台,你认得的,应该也清楚此人的本事,董某敬重他,但不会畏惧。然而那皇甫嵩、皇甫义真……我从未见过那般适合战场的男人!那是一员天生的将才!”
“……”张煌听了这话忍不住面色微变,要知道这句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还则罢了,可是从董卓嘴里说出来,那就足以叫他提高警惕了。
“那个皇甫嵩有那么厉害?”郭泰在旁听了半响,忍不住开口问道。
见张煌与郭泰明显不怎么相信,董卓也不在意,用手指敲击着桌案慢条斯理地说道,“为使你等印象深刻,董某不妨将其比作前朝一名将,你等一听便知。”
“比作何人?”张煌好奇问道。
只见董卓深深望了一眼张煌,面无笑容,一字一顿地说道,“公孙起!”
不同于没文化的郭泰歪着脑袋寻思着公孙起究竟是哪位大能,张煌听了这话面色猛变,他万万也想不到董卓竟给予皇甫嵩如此崇高的评价。
“白起?!”倒吸一口凉气的张煌忍不住失声反问道。
“不错,白起。”董卓点了点头,旋即轻吐一口气,缓缓说道,“皇甫义真乃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你应该听说过雁门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曾经,有人将雁门郡视为外戎的狩猎场,是匈奴肆意屠杀我大汉子民的猎场,但是,那些视我汉人为猪狗的匈奴也有畏惧的人,那就是皇甫父子。”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倘若说皇甫节仅仅只能算是一名擅战之将,本事、名气皆不如其兄皇甫规,那么皇甫嵩……此人冷静、英勇、好战、善谋、嗜杀,是曾经被皇甫规评价为可以肩挑皇甫家门楣的天生将才!”
[皇甫规?凉州三明其一?]
张煌的双眼不由地眯了眯,毕竟凉州三明曾被世人誉为大汉军队的脊梁,是撑起上一个时代的英雄式人物,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然而作为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竟如此推崇他的侄子,可想而知皇甫嵩的能耐。
“既然这么厉害,我怎么从未听说过?”郭泰还是有些不相信。
董卓微微吐了口气,淡淡说道,“皇甫嵩过去担任的乃是北地太守,常年与外戎作战,你等小辈不识其名也不奇怪。但若是有朝一日你等有空闲路经北地、雁门等处,不妨从外族口中打探打探,看看此人是否如董某所言,在外族眼中是否如同恶鬼一般。”
张煌越听越惊讶,然而旁边郭泰却不服气,忍不住说道,“这么厉害的名将,又怎么数战败于我颍川军渠帅波才之手?”
“这不可能!”一听说皇甫嵩竟然战败,董卓脸上布满了惊骇之色,适口否决。他怎么也难以相信,他心中一直以来深深为之忌惮的世间第一宿将,竟会败于一介黄巾渠帅。
“怎么不可能?”郭泰昂着头说道,“我们都收到战报了。”
董卓心中疑虑越来越浓,忍不住开口询问道,“可知详细战况?说出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