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1 / 2)

并州超过三分之一的田地都没有进行登记,显然是这些年世家新近开垦出来的。他们仗着在地方或者其他地方有后台,就这样自顾自的耕种下去,把这些田地当成了私产。至于税赋什么的,自然就更不可能会缴纳了。

在统计人数的过程中,并州在自己治下的五个郡里面,明面上有四百多万人。实际上世家瞒报的人口数目加起来,合计不下七百万人。其中三百万人居然根本没有登记在册,只因为那是各个世家的‘家丁’,所以不算自然人,自然不会登记到地方人口上面。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家丁,不少也是这些世家的佃户,做着大汉子民的事情,却从来不向朝廷缴纳过一份税赋,一切只对世家门阀负责。

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所要承担的税赋反而少了一些,甚至劳役都没有。故而主动给世家当家丁的,也并非罕见。虽然没有了人身自由,但至少获得比以前舒服许多。

并州都这样,冀州和幽州的情况其实也差不了多少。瞒报人口和田亩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甚至训练家丁兵也成为了一种时髦。说难听点,这些世家若是联合起来,不考虑结果和补给的话,可以直接凑起五十万大军!

诚然,这支大军没什么战斗力,但伤害不了人可以恶心别人。更别说这五十万青壮若是有所损失,那也同时是并州的损失。如今并州既然已经是势力范围内,那么每一个百姓,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份财富。

可以说,那些世家,他妈的已经危害到了方云的钱袋子!放在一般人的家庭,这种事情都很难忍受,更别说身为统治者的他了!!

于是,方云直接强制实施了国土国有制度,管他世家还是百姓的土地,全部回收为国有。还好这个政策已经在新黄县试验了一段时间,效果还算不错,至于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也陆续得到了解决。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推广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让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进行转变。但那些世家真的太让方云火大了,而且在清点的过程之中,甚至还有不少世家煽动当地百姓闹事什么的,直接触犯到了他的底线。

所以自然理所当然的,整个过程就稍微迅速了一些,而且稍微暴力了一些。至于过程到底有多少世家因此家破人亡,甚至全族被杀,那就不是方云需要关心的问题。

与自己不同心的世家,死再多他也不心痛。

在过程中,王磊上谏,表示既然田地国有,那住宅用地自然也应该收归国有。否则谁也没办法保证,地方的世家和官府,是否会串通一气,把一些原本属于商业区和工业区,甚至是农业区的田地,划入到住宅区范围。

说到底,就是对检察院的监督能力,抱有一定的怀疑。但主要还是,防范于未然!

经过戏志才和左明的联合探索,最终方云肯定了这份建议。至此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名义上,百姓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

第409章 改革的关键

非华夏之地,可享五百年私有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华夏之地,尽归国有!

这是方云在公元190年通告治下各州郡的消息,或许没办法解决华夏历朝历代的土地纠纷问题,但好歹是给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当然,过程方云选择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方法,那就是赎买制度。所有的土地都由政府按批次逐渐赎买,百姓和世家将得到一笔不错的钱财,而且依然具有房子一百年的使用权。

一百年后只需要后代子孙前去刚刚建立的国土资源局进行登记,那么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继续获得该块土地的使用权。哪怕因为特殊原因,没办法给他继续使用,也会另外安排一块涨10面积的其他地区土地给土地所有人。

方云依然是不负责任到了极点,他就宣布建立国土资源局,然后丢给下属去搭建草台班子,自己却把注意力关注在了别的地方,最多是不是前来关注一下,然后指点几句什么的。令人无语的是,也不知道这厮是不是有完整的建设方针,每个指点都恰到好处。

只是若真的有完整的建设方案的话,直接给出来不就好了,结果下面的文员们忙死忙活的,生怕不能够把局子建设好,他却是逍遥自在。

其实方云也是哭笑不得,论制作方案他根本就不擅长,而且对未来的那些部门也不能说完全的清楚它们的职权和运作原理什么的。只能够看到出现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就提出问题,然后随便说说大概的看法,或许自己的看法更正确一些,所以就给人那种印象。

真要算起来,其实他也算是挺无辜的,但问题是谁信?

“到头来,你还是要把我们的土地给剥夺了去?”新任国土资源局局长杜袭第一时间找上门来,对世家的待遇问题,在很早以前他就找过方云询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