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2 / 2)

一时间里,段祺瑞、王英楷、冯国璋各个派系的人马你来我往,又是争了个热闹无比,面对北洋常备军里头仅有的两个马队统带职位,袁世凯一时间也不好决断,在没有符合放派系利益的人出现之前,他也只能是继续拖着。

马队右标统带没能决定下来,但是马队右标不能不练啊,最后赵东云这个步兵军官赶鸭子上架,先把马队右标的架子先给搭起来。

马队右标的统带之位太过重要,上头一时间不好决定,赵东云也不好插手,但是下面的那些管带、队官就容易多了。

赵东云在投靠了自己的诸多手下里翻了翻履历,很快就是找到了几个骑兵出身的军官,几个不出名的不说也罢,被赵东云直接调到马队右标担任了队官职位,不过有个人却是得重点说一说的,他就是华振基。

此人为中国留日士官生第一期骑科出身,去年回国后由于长时间没能获得实际职位,最后到通过别人穿针引线,投到了赵东云麾下,被赵东云委任为第五标第二营帮办,虽然只是个没有实权的副职,但也算是正式进入北洋新军体系内了。

不过他是骑兵出身,而且还是这年头极为难得的留日士官生,让他去当一个步兵营帮带纯粹是浪费人才。

现在马队右标成立,赵东云本着能提拔自己人就提拔自己人的前提,也不担心华振基只是个毛头小伙子能力足不足,直接就把他提到了马队右标第一营管带的位置上。

至于能力够不够以后再说,就算这个华振基能力真不咋地,以后赵东云也有充足的时间把他撤下来,再换上自己的其他嫡系军官,反正是先把位置占住了再说。

再加上其他派系的三个管带和赵东云另外挑选出来的十几个队官,这马队右标也算是勉强搭起架子来了。

然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仔细看这第三协,那么就会发现第三协和北洋常备军左镇的那两个步兵协有着极大不同,因为现在的第三协还直接辖有一个机枪营、一个标的马队,甚至第三协内部里还有各种非正式的营务机构。如果说再给第三协一个炮营,再弄点辎重、工程部队的编制,这完全就是一个混成协了!

第061章 混成协的野望

第三协异于寻常步兵协的情况自然会被很多人看出来,但是能看出来又如何,因为造成第三协出现这种情况的理由有二:

第一个就是北洋常备军右镇翼长之位的争夺,为了这个位置除了王英楷之外,其他的人比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刘永庆、吴长纯等人呢都已经是亲自上阵,企图掌控北洋新军里的第二支常备军,谁要想击败众人登顶右镇翼长之位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二就是钱的问题了,如果袁世凯有钱的话,他就不会是只编练一个第三协那么简单了,的人是会直接编练一整个右镇,第三协和第四协都一起上马了,但是袁世凯现在钱就那么一点,但是处处花钱,搞的袁世凯想要再弄一个第四协都难。

而第四协没弄出来,谈何建立北洋常备军右镇啊!

所以在第四协没编练出来之前,北洋常备军右镇就不可能出现,而在北洋常备军右镇成军之前,这个第三协就会继续保持现在的这个状态,除了承担第三协自身的编练任务外,还得承担北洋常备军右镇司令处的诸多任务,包括管辖编练机枪第二营、马队右标,甚至不用多久估计还会有炮兵、工程、辎重等部队陆续加入第三协的管制范围之内。

对于这种情况,赵东云虽然累的要死,肩上的责任也是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内心里却是极为兴奋的,甚至都希望第三协管辖的部队越多越好,最好是如果能够就地升级为北洋常备军右镇,自己来当这个右镇翼长的话那就更好了。

只是第三协直接升格为北洋常备军右镇的可能性太小,赵东云对此几乎不做任何期待,不过直接升格为右镇不可能,但是要弄成混成协的话,估计还有点可能性!

把北洋常备军的编制和后世的现代军事编制进行对比的话,那么大体上可以认为师类似于镇,旅等同协,团等同于标,营倒是不用变,一样都叫“营”而连的话在清末新军里是队,排和营一样,名字相同,而下面的班则是棚。

这混成协就是后世人所说的混成旅。

而在北洋现在的体系下,建立混成协的可能性虽然也很小,但并不是没有,因为考虑到北洋内部派系对右镇翼长之位的争夺太过激烈,同时也考虑到短时间内袁世凯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建立第四协以及炮队右标。

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防务需求,就有可能把先编练起来的第三协调往前线,让第三协承担起独立作战的任务,而要让第三协承担起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那么就必须给它配属各种辅助部队,其中就得有炮兵、骑兵、机枪、工程、辎重等。

然而有意思的是,现在第三协已经辖有骑兵、机枪部队了,甚至第三协内部已经有了非正式编制、小规模的工程以及辎重部队,也就是说只需要袁世凯再给赵东云一个炮兵营,那么他的这个第三协就是实打实的混成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