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1 / 2)

赵东云这面色放松了下来,当即搭话:“不知是什么好事?”

“你也知道我们一直还少了个右镇,前些日子我给朝廷上书请求拨款,不过没准,我估摸着从其他方面腾出款项来话,估计要今年冬天的时候才能办那第四协。不过没有这第四协,那右镇也办不起来。”

“只是右镇就算等,最迟到年底也是要建起来的,在这之前架子却是要先搭起来,步队有你的第三协,马队也有个右标,机枪也有一个营了,不过炮队和工程、辎重现在却还没有正式搞起来。”

“我是想着,在你的第三协里头先起个头,练一个炮营、一个工程队、一个辎重队,先把各兵种都搭起来,以后右镇成立后也能够顺势扩编,以便早日成军!”

袁世凯继续道:“反正你现在也管着一个马队和机枪队了,就再辛苦一些,把这个炮营和工程队以及辎重队管起来。”

赵东云听罢脸色是忍不住的露出喜色,这如果不算好事的话,还有什么才算是好事?

至于袁世凯口中说的辛苦?别说不苦,就算是真的辛苦,那累死也得干啊!

早些时候,赵东云就是想过按照北洋内部的激烈派系斗争,再加上袁世凯一时间也弄不到太多的钱导致右镇短时间无法成立的话,那么袁世凯很有可能会在第三协里先搭起右镇的架子,然后军费到手后直接成立右镇。

这后续成立右镇后赵东云还无法预料到对自己会有多少好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翼长之位肯定和他无缘。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赵东云的好处却是多多啊!

第三协要是再加入一个炮营,一个工程队、一个辎重队的话,那么就是成为了实际上的混成协,将会辖有两个步兵标、一个骑兵标、一个炮营、一个机枪营、一个工程队、一个辎重队等部队,以上部队里把战兵以及长夫都算进去的话,总兵力将会达到七千人左右。

而当今北洋新军里头,武卫右军才多少人?只剩下七千多,而尚没有满编的北洋常备军左镇才多少人啊,也才一万出头而已。

赵东云去年任职第三协统领的时候,可是没有想到到了最后自己的第三协竟然会变成一个拥有兵力将近七千人的混成协,尽管没有“第三混成协”这种正式名目,但也是货真价实的混成协啊!

唯一让赵东云可惜的是,这个混成协也许要不了几个月就会被拆散,然后那些骑兵、炮兵部队被编入右镇直辖,他的第三协也将会变成纯粹的步兵协。

一想到未来会出现这种事情就让赵东云感到很不爽!

第065章 清末的愤青们

光绪二十九年相对于前几年来说并没有得到太多彻底的改变,清皇朝的统治表面看上去依旧稳固的很,但是对于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而言,他们已经知道这个存在了两百多年的王朝已经充满了裂痕,稍有风起云动就会破碎,变成一个历史名词。

然而就在这个充满了腐朽、堕落、愚昧的国度里,一小群人却在奋力挣扎,他们试图打破身上的枷锁,撕开天空的幕布,让文明的阳光洒在这个国度上。

就和希特勒说的那样“敢于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永远只是少数人”,这些少数人充当起了人民的眼睛和嘴巴以及双手,看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说人们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那些俄国人,实在是欺人太甚,眼看着第二期撤兵期限就要到期了,他们却依旧没有撤兵的动静,反而向我们提出了诸多无理的条件,按照我看啊,他们摆明了是看我们好欺负,要行黄俄罗斯之事!”

在保定崇渔楼,一大群北洋军官们围坐一堂,一杯一杯酒灌下去的时候,各种话也都说了出来,其中不乏对时局的各种评论,而说的最多的自然就是那东北之事。

曹锟放下酒杯继续道:“如今这个局势,如果我们还毫无作为的话,那国家每年花在我们身上的数百万军资又有何用!”

曹锟话音刚落,就有人道:“就是,就算我们不派兵直接进军辽河以东,但是遣军进驻辽河以西、奉天以备不测还是有必要的!”

说话的这是李纯,也是个新站练兵的老人,之前在北洋军政司教练处担任提调,当时赵东云在教练处任职帮办的时候和他略有交往,不过接触不深,此人在年初调任京旗常备军一骑兵营的管带,勉强把一只脚踏进了北洋体系第二梯队的门槛里,才有资格来参加今天这个聚会。

此人说罢后,又是看向赵东云:“子扬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