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1 / 2)

“加上该炮价格较传统火炮低廉许多,虽然炮弹为了减低成本而采用黑火药导致威力不及同口径榴弹炮炮弹,但是从综合成本以及性能和战术应用潜力来看,任旧是一款值得我军大规模引进并装备的新式武器。”

林永权再对迫击炮进行大体上的介绍,第三镇内部对该武器已经较为熟悉的军官们并不奇怪,然而对于第一次听见迫击炮,甚至都没有看见过实物的王占元来说却是极为惊讶了。

怎么可能?八十公厘的火炮竟然可以让士兵们背着走?这样且不是只有几十斤而已,就算组合起来恐怕也不到两百斤。如果说重量已经让王占元极为惊讶的话,但是那射速就让他更为惊讶了,每分钟十二发?

要知道北洋军现在装备的大量装备的架退炮每分钟射速不过三发左右,就算是最先进刚回国不久的第二镇所装备的德国克虏伯厂的新式火炮,每分钟射速也不会超过每分钟十发,而且那还是无法持久的爆发性射速,战斗射速其实还要更低。

以现在的火炮技术弄出来一款每分钟射速轻易达到十二发的火炮也可以,但是价格可就贵了,可林永权偏偏又说迫击炮的价格便宜低廉。

这些东西听起来完全就是相互矛盾的东西,但是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王占元也是知道这个林永权肯定不会瞎说,当即就是翻开了手中的文件夹详细看了起来,并没有和愣头青一样直接出言讥笑或者反对甚至讽刺之类的,那些只能在小说话本里出现了,而在现实生活里,王占元的第一反应就是了解这个迫击炮。

“我军要装备迫击炮,这个大家都已经是有了共识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编制装备的?怎么配属?装备多少?”林永权简单介绍后,就是抛出了一个开场问题,算是给这场会议起了个头。

当即步队统带孔眺北就是紧接话头道:“迫击炮本来设计就是用来协同步队作战,无论较近的射程还是高机动性,无一都是表面迫击炮应当配属于步兵部队,所以我还是之前那句话,不管装备多少迫击炮,但是都应该直接配属给各步营!”

不料此话刚出,就是遭到来自魏安坡的反对,魏安坡就是现有的迫击炮队队官,在场唯一的一个迫击炮军官,他的发言自然是引起了诸多的注意:“和当年我军发展机枪一样,迫击炮在我军乃是新生事务,连合格的炮手都没有几个,就算购买了几十上百门迫击炮分配给各营,但是也绝对没有足够多的炮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看向了赵东云:“大人,迫击炮如同传统火炮一样,对炮手以及指挥官要求相当高,不可能和以往的重机枪手一样,扣扳机就可以了,也不可能和手榴弹那样扔出去就完事,迫击炮队的指挥官必须是资深炮兵军官,炮手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达到相应水平,不然射击精度、射速以及最重要的机动性都将无法保障,所以我建议迫击炮能够集中为一营,任旧归属炮兵标统辖,由我炮兵部队统一指挥作战!”

他说完后,一旁的炮队第三标统带刘廷贵就是透来了满意的目光!

今天的迫击炮编制讨论如此说是为了确定编制,更不如说是步兵和炮兵之间争夺迫击炮的归属以及指挥权。

第103章 内部派系之争

每一种新式武器的出现,都会带来相应的应用问题,就和当年的重机枪以及去年才开始列装的手榴弹一样,迫击炮的出现也是带来了部队编制以及战术应用等改变,甚至引发了炮兵和步兵之间对迫击炮归属权的争夺。

不管迫击炮怎么轻便,射程在进,它都是属于火炮家族的一员,这也是迫击炮试装的时候由炮兵部队接管并进行实战试验的理由所在,可以从一开始炮兵的那几个军官们就已经把迫击炮视为炮兵专属武器。

对此步兵的那些军官们也没怎么在乎,但是在剿匪作战中,他们发现了迫击炮不能威力大,速射快,而且他们发现迫击炮竟然可以由士兵扛着快速机动,直接抵达前线作战的时候就不淡定了,他们一致认定这种近射程、高机动性的步兵支援武器必须划分到步兵部队当中来,由步兵军官直接指挥以配合步兵作战。

由此就产生了炮兵和步兵之间的争端!

除了迫击炮归属权的争夺,同时还有迫击炮装备编制,战术应用等诸多问题。

等孔眺北和魏安坡这两个人说完后,骑兵那边也来掺和一脚,骑队第三标第一营管带华振基接到了来自于自家上司孟恩远的眼神后,当即就是站起来道:“诸位都知道迫击炮机动便利,平日里机动都是用马匹驮运,而且组装迅速,因为我等一等骑队同僚们认为,有必要仿效骑兵机枪队的前列,设立一支骑兵迫击炮队以加强我骑兵独立作战能力!”

此话刚落下后,孔眺北立即就是出言反驳:“哼,尔等骑队负责侦查骚扰袭击任务,配属机枪用以局势不妥时以自保还说的过去,但是配属迫击炮做什么,难不成尔等骑队还打算攻克敌人堡垒阵地不成?”

迫击炮和重机枪不同,重机枪是典型的防御性武器,而迫击炮则是明显的进攻性武器,骑兵要装备机枪其他人没办法反对,但是要装备迫击炮,步兵和炮兵的人意见可就大了。

那魏安坡也道:“攻坚作战时的火炮支援,自有我炮队负责,尔骑队不用迫击炮也可!”

孟恩远以及华振基虽然预料到自己这些骑兵想要装备迫击炮不会那么容易,但是没有想到这刚挑起话头呢,就遭到了来自于步兵以及炮兵队双重反对,孟恩远涵养好还没有什么,只是看了对面的陈光远和刘廷贵一眼后就是收回了目光,然而那华振基却是被连接两个反驳逼得涨红了脸。

这种感觉仿佛让他回到了刚回国的那段时间,他堂堂一个第一期陆士骑科毕业生,回国后竟然没有和其他同学们一样被浙江省聘用编练新军,而已不得不留在京城四处找门路求职,他依稀记得当时无数人给过他的脸色,给过他的难堪。

后来遇到了赵东云,他没有顾忌自己是外省人,而是大胆任用自己,不过一年时间就当上了骑队一营管带,而且还是在北洋嫡系第三镇里任职,说起这前途来在陆士第一期的诸多同学里头也算是位列前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