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不辛苦!”张向泰受宠若惊地,连忙说道:“您这么忙,日理万机,为您做一点事那还不是应该的?”
他很快整理好了文件,又把当天的报纸轻轻摆放在林远方的右手边,这才小声说道:“县长,文件都整理好了。我就在外面,您有什么事情,招呼一声就行。”
见林远方点了点头,张向泰这才退了出去。
林远方点燃了一根香烟,架在烟灰缸上,准备浏览当天需要批示的文件。这一伸手拿过文件,林远方才发现,文件虽然摆放的很整齐,但是分类却有些凌乱。他轻轻摇了摇头,张向泰这个名字他记得,是今年刚分来的大学生。他能够把办公室收拾的这么整洁,一尘不染的,搞后勤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当秘书吧,却是有些欠缺。唐晓程把张向泰放过来,也许是考虑到张向泰是个新人,还没有在政府的大染缸染过,一张白纸好作画吧?可惜的是,自己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把小张培养成心腹,自己要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啊!看样子,这个秘书人选要尽快定下来,不然自己工作不方便,秘书科里的那些人员也不安心啊!
林远方把文件重新整理了一下,这才拿到手上,一一批改完毕。这才停下来歇一口气,伸手拿起了当天的报纸。
当他看到《北郭日报》经济版的时候,赫然发现上面刊登了一篇署名为王涛的文章:《论北郭市的陶瓷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林远方心中一动,暗道这不会是县政府办那个王涛吧?他靠在沙发上一手夹着香烟,一手拿起报纸,饶有兴趣地读了下去。
这篇文章中说,虽然说陶瓷工业是北郭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北郭市的名片,对北郭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贡献巨大。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陶瓷产业毕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性产业,随着今天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推进陶瓷企业对生产技术工艺进行改造,推动陶瓷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促进陶瓷工业的转型,北郭市陶瓷工业的发展必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现在的辉煌也极有可能走向没落……
文章的作者认为,要想实现陶瓷工业的升级与转型,北郭市的陶瓷产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建筑陶瓷生产为主的局面,转型为包含陶瓷装备制造、研发、会展、商贸物流等项目在内,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看完了文章,林远方轻轻地把报纸放下。虽然说文章中的有一些观点在林远方看来未免失之于偏颇,但是就文章整体来说,还是很有思想,很有见地。文章中有一些观点具有非常强的前瞻性,不仅仅是对北郭市陶瓷工业适用,对白墙县的陶瓷工业也同样适用。能够在北郭市陶瓷工业最辉煌的时候发出这样的声音,居安思危,这个作者不简单啊!只是不知道这个王涛究竟是不是县政府办的王涛。
想到这里,林远方拿起了电话,让唐晓程过来一趟。
唐晓程接到林远方的电话,迅速出现在林远方面前,态度比昨天显得恭敬许多,看来林远方昨天的敲打还是起了作用。
林远方心中不由得暗暗摇了摇头,怪不得有人说,在机关里,有些人你把他当人,他反而不把你当人;你不把他当人,他却会把你当人。按说唐晓程也是一个很有能力也很肯做事的干部,不知道怎么也染上了这样的毛病。
“县长,我来了。”唐晓程轻声说道。
林远方皱了皱眉头,抖了抖手中的报纸,说道:“唐主任,你去问问,这篇文章是不是咱们政府办王涛写的!”
第393章 物伤其类
说着“啪嗒”一声,林远方把报纸摔到唐晓程的面前。唐晓程抓起报纸一看,只见上面有一篇《论北郭市的陶瓷产业的升级与转型》的文章,署名却是王涛。
嗯!唐晓程心想,如果这个作者王涛真的是秘书科的王涛的话,那就活该他倒霉了!一个小小的秘书,竟然敢随便就对市里的支柱产业指手画脚,难怪县长不高兴呢!再说了,你王涛也不想一想,自己的身份可是县政府秘书科的秘书,发表文章前,请领导过目一下,给把把关,总是必要的吧?
说起来唐晓程也算是一个有能力的领导,但是因为地域的关系,对本事白墙县籍的干部总是有一些偏见。王涛是邙北市人,因此唐晓程看待王涛的时候,也难免会带上一副有色眼镜。倘若是王涛世故圆滑一些,多找机会靠近一些唐晓程,在唐晓程面前适当地表现表现自己的能力,唐晓程也会给王涛一些机会的。
可是偏偏王涛自恃有几分才气,看起来对谁都是一副彬彬有礼、非常客气的模样,但是骨子里却是非常孤傲,别说是政府办里那些普通的干部,甚至连唐晓程这个政府办的大管家在内,王涛也不怎么能看得起,如此一来,又怎么指望唐晓程能够改变对王涛这个外县籍干部的观感呢?你王涛不是自恃有才嘛?那好,给你个发光发热的机会,政府办其他秘书写出的稿件,全部交由你王大才子审核,这也较物尽其用嘛!
在机关里混过的人都知道这么几句顺口溜:一等秘书跟着跑,二等秘书写报告,三等秘书搞外调,四等秘书核文稿。
政府的文字工作太重要了,重要文件当然是一个字都不能错,所以正好让你王大才子坐到审稿的位子上,替大家把把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