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5页(2 / 2)

然后,就对留学更加不看好了。

只不过那时候他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只能酸一下,而现在,自家的经济条件可以保证闺女想去哪里留学都行的情况下,赵浮生自然要仔细考虑孩子今后的成长之路。

“你怎么又带她出去玩了?”

见赵浮生回家,范宝宝埋怨他道:“这孩子,现在都是被你惯的,都有点野了。”

赵浮生呵呵一笑,却浑不在意,摆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其实我了解过了,贝贝他们老师也有问题,只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对那些太活泼的孩子没有耐性,还骂人,这种老师,说实话,要是我,我也不喜欢。”

“不喜欢就能跟老师对着干么?”

范宝宝一瞪眼:“你别告诉我,你小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赵浮生略微有些尴尬,笑了笑,没再反驳范宝宝。

他小时候倒是不这样,但那时候是因为学校的老师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可却还算负责,对待学生,也不像现在这些年轻教师似的,没什么耐心。

说实话,赵浮生一直都觉得,现在的这些教师,和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教师相比,真的差了很多。

最起码,从责任心上面来说,他们就远远比不上那些老教师。

第1897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关于教育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华夏备受瞩目的事情。

华夏的教师待遇并不高,哪怕是十几年后,国家大力提升教师待遇,其实和国外相比,华夏的教师待遇也确实一般。

但横向对比其他行业的话,其实也算过得去。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师和孩子,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发生了变化。

打个比方来说,赵浮生小时候,父母对老师是很尊敬的,那时候父母去学校,常说的话就是,这孩子就交给老师您了,要打要罚您随便,只要能让他学习好,怎么着都行。

而现在呢?

没有哪个父母会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子女到学校是受教育的,凭什么要被你老师动手动脚?

各个方面矛盾累积的结果,就是整个教育系统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师道尊严不再,老师们渐渐地开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家长们则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补习班上面。

就好像,如果一个学生不参加补习班,就没办法学习好。

如果一个孩子不从小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以后就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