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6页(2 / 2)

甚至,‘闯江湖’的说法都稍显做作,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吕秀才最骄傲的事莫过于:我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精通诗词歌赋。

当他过分沉溺于这些光环时,一旁的李大嘴会说:25岁穷得连饭都吃不饱。

白展堂紧接着会说:连祖产都卖给掌柜的开客栈了。

他虽然恨得牙痒痒,却也反驳不出半句,毕竟别人说的都是事实。

他也曾试图反抗过,可是中不了举就是中不了。

他也想过一死了之,自觉实在愧对列祖列宗。

可直到一次闹大了,想要投井自尽,白展堂才正儿八经地说:

‘读书人那么多,有几个能中举?’

看他倔强的样子,我突然有点羡慕。

他内心的骄傲还没被磨平,他还以为自己是个天才。

可成长大概是,你终于清醒认识到,‘你以为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毕业之后,班上混得最好的永远都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个。

这大概就是,残酷社会教给优等生们的第一堂课。

后来过了很久,秀才才突然说:

‘我的前途可以说是,非常极其以及特别的渺茫。’”

看这段时,心里念叨着:“你终于有自知之明了。”

但后来想了想,却一下子湿了眼睛。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是个盖世英雄,最后却无奈发现,做个普通人,已经足够筋疲力尽。

时光太短,怀念太浓。

我们怀旧,不是为了怀念某段记忆本身,而是为了从怀念的仪式中,获得某种继续前行的动力。

小时候,吃着冰棍,躺在天台,听着收音机看星星的日子,固然天真美好;

但现在写字楼里,披星戴月默默无闻地描摹着未来,也不是完全毫无意义。

若干年后,你也会想要对现在的自己说声“谢谢”吧。

谢谢那个努力生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