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1 / 2)

钱不离还特别组建了一支投石车部队,但主将的人选犯了难,这是个细活,也是个累活,而且众将都喜欢冲锋陷阵,远远躲在后面扔石头砸人太没有意思了,最后钱不离派人观察了汤云龙,遂破格提拔汤云龙为牙门将军,让他掌管投石车部队。

宜州军的降将余楚杰被册封为辅国将军,他带领本部军马加上收编黄立平的军队,约有四千余人组建了顺义军,这个名字有些平庸,钱不离用‘顺义’两个字暗示余楚杰,他不会受到亏待。顺义军是天威军团的后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接应粮草辎重,并担任起守护的职业。这个职位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一般情况下,他们不用冒生命危险去和敌人交战,但功劳自然也小,不适合满腔抱负的人坐镇。

此次天威军团的内部调整可以用‘夸张’两个字来形容,众将官得到的军衔都很夸张……

但不管怎么说,天威军团正缓缓走向成熟,大军团的气象日趋明显,疾电、疾风两支骑兵部队就是天威军团的拳头,任帅恐怖的刀锋军与李霄云的羽林军合作,完全可以在短期内阻挡任何一个军团的大规模攻势。钱不离可是个现代人,虽然他对机械方面的东西懂得不多,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在钱不离的指点下,福州军的投石车花样越来越多,而且整个大陆从来没出现过一支专门的投石车部队,当数千个铁匠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时,技艺必然会得到提高,当数千人聚在一起琢磨投石车时,将来的战场必然会承受一场划时代的洗礼。

如果桂明亲眼目睹了天威军团的转变,也许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惜在南岭栈道上发生的斥候战中,灵活、熟悉地形的黑豹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上风,桂明什么也不知道,只能自己去猜测。

第二二四章 决战前夕

年关将近,福州上上下下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今年的气氛要比去年好,对百姓们来说,那是托了钱不离的福气,而对钱不离来说,没有福州民心的烘托,他也不会这么高兴。

光明教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短短的时间内,福州的各处城县里都建立了光明教的圣坛,钱不离为光明教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极有效果的开创之路,其实这不是钱不离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借助了数千年的经验。

每个人都知道‘生老病死’代表着什么意味,痛苦!没错,就是痛苦!在这四个字里,只有一个字可以通过努力熬过难关,其他的则无法避免。

百姓们最怕的就是生病,西方的基督教以圣水为教徒治病,东方的黄巾、白莲同样以此拉拢民心,至于疗效么……就值得人去揣摩了,当然,纵使吃死了人,每一个教派都有光明正大的理由为自己辩护。

在现代社会,疾病中最可怕的杀手是癌症,而在这个时代,最可怕的疾病竟然是伤风!一瓶抗生素或是几片药就可以解决的感冒,怎么可能成为最可怕的杀手?钱不离听完蒋维乔述说之后,心中着实是感慨万千。

感冒易得也易治,不过不是每个伤风的人都能被治好,有的百姓因为没钱看病,硬挺几天也能熬下来,有的贵族请名医、吃好药,最后还是被伤风夺去了生命,低烧的时候可以用药石治疗,一旦药石不见效,低烧转成了高烧,病人的生死存亡就靠病人自己的抵抗力了。抵抗力与身体强壮与否无关,有的小孩子都能熬下来,有的壮汉却一命呜呼。据蒋维乔所说,因伤风而死的人百中有二、三,看起来不多,但是每年患上伤风的人太多了,在这个巨大的基数上计算,伤风确实无愧是第一杀手!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钱不离初次领教了伤风的厉害!当年他带着天威军与扎木合交战,纵使在冰天雪地中扎营,士兵们生病的也很少,因为士兵们已经习惯了雪原的气候,生了病吃点药也熬了过来。但是到福州之后的第一个冬天,很多从雪原城过来的老兵都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雪原城与福州的气候相差太大了,一个是干冷,一个是湿冷,虽然福州的河水在最冷的天气里也不会结冰,比雪原城要温暖许多,但病还是出人意料的袭来了。

幸好有蒋维乔坐镇,在他的妙手医治下,士兵们都恢复了健康,但有一个士兵在喝完药汤躺在床上捂汗的时候,却沉沉睡了过去,因蹬了被子导致再次发烧,而且迅速转成高烧,这次连蒋维乔也束手无策了,他知道应该怎么治,但手中却没有足够的药材。

治疗反复发烧需用的药材都是很珍贵的,蒋维乔身上只剩下几剂,虽然钱不离要求他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人治好,可蒋维乔还是对钱不离说了谎话,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只有一个士兵不治而死,对他的声望没有影响,如果姬胜情或者贾天祥突然染上了重病,他这个名医无力挽天的话,那不只是名望的事了,他能不能活着走出福州都是个未知数,所有蒋维乔要留一手,以备不时之需。

而钱不离感到很后悔,当日他搜刮宜州的时候,什么都想到了,却偏偏忘了宜州各处的药房!尤其是听蒋维乔讲,几乎所有的药房都会珍藏一些吊命用的珍贵药材,这样在关键时刻他们就能发一笔小财,听了这话的钱不离更是后悔了。

回想自己那个世界的感冒用药,西药是别想了,想起来也没用,中药里治疗感冒的钱不离记得有两种,一种是以金银花为主料,一种是以板蓝根为主料,而在蒋维乔的药方中,这两样药都有,钱不离怀着欣喜的心情与蒋维乔商量,制作成药分发下去,做好预防措施,可没想到,遭到了蒋维乔的激烈反对。

两个世界不止是语言一致,连草药的名字也是一样的,医学传统自然也一样,蒋维乔认为治病要因人而异,必须要经过观气色、察舌苔、诊脉动,才能开出合适的药方,蒋维乔坚持,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什么成药!

不可能有成药?钱不离对蒋维乔的说法嗤之以鼻,蒋维乔不合作难不倒钱不离,他把蒋维乔开出的药方都收集起来,一张张对照,发现事实却如蒋维乔说的一样,主药与配药之间总是有区别,唯一不变的配药是红糖……

不过药方再怎么浮动,也有一定的范畴,钱不离发现主药金银花的定量以五钱为最多,而配药大部分都保持在两钱上,钱不离大笔一挥,写下了这块大陆第一帖成药的配方。

随后钱不离征召医生,大力制造成药药丸,从经济上看,一颗药丸的成本还不到三枚铜币,这对每月军费支出已经达到了上千金币的钱不离来说,不过是小意思而已!

制作好的药丸分送到各地的圣坛中,只要是光明教的教徒就可以无偿去圣坛取药,这个消息当时就在整个福州引起了轰动!药业本就是一个暴利的行业,虽然便宜的药材赚不了多少钱,但别忘了医生的诊费,每个医生最少也要五十枚铜币的诊费,哪怕你只吃了一枚铜币的药,诊费也要一文不少!所以平民们大多吃不起药,不是病重轻易不敢去药房,当然,等到病重的时候,他们的花费也会跟着向上翻。

无偿取药对百姓们来说,无异于天降福音,一家欢喜一家愁,福州各地的药房被钱不离这一招搞惨了,入冬之际,本来是药房生意最好的季节,可现在却变得门可罗雀。

钱不离命蒋维乔考核那些高价征召来的医生,合格的被钱不离授予救世医者的称号派到各地的圣坛,同时为了安抚对成药极其不满的蒋维乔,授予了蒋维乔救世圣者的荣誉称号。